type
status
date
Aug 23, 2023 01:37 PM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二阳,天选打工人居然二阳并且抗原有条黑红杠…
于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一气呵成地把kk推荐的《我的几何人生:丘成桐自传》看了。这次即便浅浅地浏览了全书,也给我带来了诸多震撼,不仅钦佩于丘先生坎坷充实的求学和科研路,还有其对人生困境、学术发展和文学的见解和思考。
悟
- 成功的定义?
- 之前一直被周围人对成功的定义所捆绑,好像去大厂,入投行就是我该追求的通往成功的第一步。但其实这和成功没有多少关系,我把我的目标和这些职位带来的名利所捆绑,而忽略了我最原始的对于知识的追求。当然如果选择这些职位的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好地生活条件,这确实是一条极佳的路。但我总是把它们当成我成功的唯一路径,并且不断地给它们赋予自以为的光芒,但殊不知 一是一切收获都是有价码的,二是 自己倾注了诸多偏见。所以,面对现实,找到适合当前处境、条件和兴趣的路。
- 偶像的崩坍?
- 存在崩坍的原因是我完美化了我因为某件事而崇拜的人的所有方面,包括能力、人品等等。首先,这样的逻辑链条就是不对的,一是用特例推导出范式二是不存在一个永远可以称之为模板的人,无论ta过去或是未来的想法、成果还是人品上。其次,仅凭一个特征(你以为的可以判定一个人的属性)并不能否定|肯定人的全貌,一是结论仅仅是适用于你个人的,二是你所肯定或者否定的绝不可以是ta的全部。最后,允许你的看法存在动态性。
- 感情的坚守?
- 我以往总是遗憾于 {情侣们为了事业、未来和理想不得不异地或者分开} ,但我现在逐渐认识到拥有一个 完整的我 的目标的优先级是高于 向外寻求亲密关系的。
笔记Notes
学术
- 把课本(就是斯帕尼尔本人编写的)看了一大半,发觉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吹牛瞎说。
- [希望自己不再被这样的架势所唬住,也时刻谨记在工作或是科研上应该保有严谨的态度]
- 所有种种,一应俱全”(the whole enchilada)
- [不同专业、不同领域的学习能带来不同角度的创新,不要固执地抱残守缺]
- 我相信数学的真假并不是人的意志或欲望所能改变的,人类改动不了大自然的规律。但是有些人往往只是讲究人情世故,权宜行事,科学真理竟成为次要的了。
- 今日有些名教授,著作等身,汗牛充栋,然而内容往往脱离现实,一生所作,不见得能比得上一些内容与实际有关的小品文,数十载后读之,犹可回味。
- 世界中颇有些人,一见别人用非标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,心中就不爽。柯比属于那种领地意识很强的人,他要赶走所有入侵者。我对这种态度不以为然,这样做太小气了,同时也不符合数学的求真精神。
- 当你进入一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后,不可能通晓所有东西,但必须将其工具都掌握了,所谓精通就是对工具能运用自如,遇到困难的题目不会惧怕,懂得如何学习和思考。
- 做好的工作,总要放弃一些次要的工作,如何登高望远,做出这些决断,大致建基于学者的经验和师友的交流。
- 人类能用自己的感观去了解的宇宙共有四维,而弦理论却指出宇宙应有十维,只是新添的六维很细小,我们看不见。
- 我很少在同一时间只专注一事,弦理论并没有占据我全部的心思,我仍然希望在几何分析上多做点工作。
- 但为了问题的本身,为了数学上的真理,我还是希望知悉我们走到了哪里。如果这样会遭鄙视,就由他吧。半个世纪前我选择了数学这条道路,说到底还是数学比较重要,别人的看法没这么要紧。
- 一个人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,我亦总觉得自己懂的学问不够。而当你是学生时,不是专家,没有以上的负担,学生的首要任务本来就是学习。
人生困顿
- 想象人生的轨迹,从各个关键的转折点的“曲率”着眼,便可知整个人生的梗概。本人现在所做的陈述,便是如此。
- 在那一刻我理解到,即使陈先生和我的价值观并不相同,但我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,当然也要正确地看待他或其他人的意见。我相信他是为我着想,可是说到底,我还是要依靠父亲的教导立身处世。
- 不知将来会如何,只是答应保持联络。两个相识不久的人,正要到美国的两端,各为自己的事业奋斗。前景一片迷茫,故而只能如此。
- 当时香港的研究环境,跟美国不可同日而语,两年前我抓紧机会负笈伯克利,也是同一原因。
- 中国传统过于重视血缘关系,从而对亲戚诸多索求,令人失望。
- 凡人都有悲哀失败的时候,有人发愤图强,有人则放弃理想以终其身。
- 攻击后立时的反应是自卫,但最终,我意识到最佳的对策乃是忘记它,继续前进。
- 经过早年的折腾,我还能踏上数学这条路,实在很感恩。到了今天,数学依然令我内心激动,好像一条奔腾的河流。我曾有幸在河上航行,乘时清理支流上的一两件障碍,从而使水流到以前未到的地方。我会再继续探索一会,然后站在河岸,退后一点,观赏风光,或为别人打气。
捷近
- 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,没有快捷方式可走,除非问题本身其实颇易。而另一方面,经过漫长时间的努力,终于完成了前人没有完成的工作,又或者没有人认为能成功的工作,那么这算不算是天才?还是个有成就的苦工?我不知道,花时间去想这些问题也没意思。
- 我寄望在你们身上,希望你们能够努力。对我来讲,世界上没有天才,要做得好,自己一定要努力。
- [我想判定的天才的维度不仅仅是IQ高,“笨拙执拗”地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也是一类罕见的天赋]
- 很多中国人不过视数学为一份好工作。数学对他们而言,只是手段而非目的,是工作而非真爱,故此罕见如此的激情。
- 他并没有把精力贯注在这个学科上。也许这是一种文化现象,一些中国学生读研究生时,都没有花工夫做学问,挣钱乃是念书的主要目的,而研习某科某目则为其次。数学上,他们只关注细小的问题,得到一丁点儿结果便急急发表,以此作为升职升等从而加薪的凭借。
- [这很困难,满足丘先生期许的研究者需要不受名利诱惑、不被家庭拖累、有能力和自信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]
- 我觉得他很用功,对他有很高的期许,故此鞭策甚勤,可惜最后弄巧成拙。我怀疑是否他太心急于成名,不免走上侥幸的歪路。我亦发现,有些人你愈给他援手,他却愈来愈不满,总觉得你待他今不如昔,或者有意漠视你替他所做过的事,从而凸显其成就乃自己独力奋斗的结果。
著作与诗篇
- 四十多年来,我一有空就会看看这部伟大的著作,想象作者的胸怀和澎湃的感情,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杰作,是如何伟大的事情。
- 苟余行之不迷,虽颠沛其何伤。
- 字字看来皆是血,十年辛苦不寻常。
- 一切文学,余爱以血书者。
- 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
- 沉恨细思,不如桃杏,犹解嫁东风。
- 作者:Simon Yang
- 链接:https://myblog.simonyang.top//article/qiuchengtong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